佛法中的六度萬行以布施為首,布施有分為: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。印經書之所以功德殊勝,在於三施具足。以金錢印經,乃「財布施」;經典乃佛陀宣說正法,造印流通者,具足「法布施」;有緣人接觸經典,因而破迷歸覺,此乃「無畏施」。故為最圓滿的布施功德。佛、法、僧三寶是供養、布施、修福的無上福田。若能以清淨心供養,不僅能放下內心的慳貪與執著,更能藉由恭敬供養來長養恭敬心、慈悲心與平等心,生生世世與三寶結清淨善緣,功德無量無邊。《佛說布施經》中提到,供養三寶可得五種殊勝利益:身相端莊、氣力增盛、壽命延長、快樂安穩、成就辯才。
文章內容:
- • 印經書也可以修布施功德!?
- • 為什麼要修布施的功德?
- • 供養布施功德迴向公案
- • 為何布施很重要?不修布施的感應
- • 如何以布施為往生者做功德呢?
- • 如何助印經書修布施?
印經書也可以修布施功德!?
布施乃六度萬行之首。布施有分為: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。「一世利人以口,百世利人以書。」能夠來助印流通佛經善書,能同時圓滿三種布施的功德。印經能具足財施,以金錢資財來助印善書,是世間上智之人;同時又具足法施,能把正確的佛法傳遞給有緣眾生,可以來閱讀開啟智慧;最重要的是具足無畏施,受持一本佛經一本善書,能夠精進地來修持,便可以終身受用無窮,它可以讓人遠離種種的災劫惱害,甚至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,所以真正的無畏施,它離不開佛法的解脫,這就是所謂的三施具足。
祖師曾云,印造經書功德利益殊勝:
- 一、從前所造諸惡業,輕者消滅,重者得轉輕。
- 二、常得吉神擁護,一切瘟疫、水火、刀兵、牢獄之災,悉皆不受。
- 三、心得安慰,日無險事,夜無惡夢。容光煥發,氣力充足。
- 四、豐衣足食,家庭和睦,福壽綿長。
- 五、所言所行,人天歡喜,所到之處,皆受愛戴。
- 六、愚者轉智,病者轉健,困者轉亨。
- 七、永離惡道,受生善道。所生之處,得見佛聞法,直至三慧宏開,六通親證,圓成佛道。
- 八、相貌端正,天資超越,福祿殊勝。
- 九、為普天眾生,廣植善根,以眾生心,作大福田,獲無量勝果。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,許多佛教的祖師大德,皆非常重視並闡揚助印佛經善書的功德,因為有佛經應世之處,便存在有佛的加持,佛經典籍便是傳承佛陀聖者語功德的最佳證明。一本佛經善書能作為所有後世眾生依止的典範,有如一盞出世的明燈,把佛陀的無盡的慈心悲願,照耀在每一位閱讀者的心相續,破除無名黑暗的境界,帶來無窮的希望和光明的未來。所以一本好書擁有不可思議、殊勝的功德利益,這是說不完、道不盡的。
為什麼要修布施的功德?
有人自認一生平順,沒有遇到什麼障礙,也沒有做出傷害別人的事,不需要懺悔;亦有人自認未做傷天害理之事,為何諸事不順?其實,我們不僅常常忘記今生曾犯的過錯,對於過去做過的錯事,也因為輪迴的隔陰之迷,自己未必知道。
如果我們過去世中不曾造下罪業,便不會再投生為人;如果我們沒有做過需要懺悔的事,那麼現在應該不會有煩惱、苦難的果報。但我們真的沒有任何煩惱與痛苦嗎?事實上,我們有太多的煩惱和痛苦。《維摩經無我疏》記載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皆如經典所言:「富貴皆由命,前世各修因。」
吝嗇貪惜財物,一昧積蓄而不布施的話,將來都會轉生到鬼道中。什麼樣的人會跟鬼相應?鬼會跟著他呢?行惡之人身邊善鬼少,惡鬼增多。佛又言:「行惡之人,修行惡法,充滿邪見顛倒,又造作十惡業,如此之人,不論人數有千百個,也只有一個守護神在守護著。則此人自減損福力,一生諸事不順困頓,活鬼小人傷害,當會被惡鬼神所接觸擾亂侵害,而苦惱不斷,身心不得自在。」
行善之人身邊善鬼多,無有惡鬼,自增長福力,一生諸事順利吉祥。佛又言:「行善之人,修行正法,具有正知正見,且行作十善業,如此之人,就有百千個守護神守護著他,此人就獲得無量福力,一生諸事自然順利吉祥,無有苦惱,身心自在。」 就好像國王被百千個大臣所保護,行善眾生亦是如此。修行善法,行作十善業,這樣的人就有百千個守護神保護著他一人, 因為這樣的緣故,世人才會有被鬼神所擾亂,也有不被鬼神所接觸擾亂的。
現在開始懺悔、修德行善,只要肯開始,都不算晚。生而為人,都逃脫不了因果業力法則。以佛法的方式如法地懺改,才能令業力稍微平息,才有機會過上平順的生活。
供養布施功德迴向公案
止貢覺巴仁波切說:「福慧如意寶,若無發願誓,不生希求果,故當勤迴向。」自己所行的善法能否成為圓滿菩提之因,作為成佛的種子,和有沒有作迴向有很大關係,都取決於迴向之力。無論累積多廣大的有為善法,若是沒有將功德迴向,是無法進入解脫道的。
大部分的有為善行,事實上都屬於無記業,只有發菩提心迴向眾生,才能產生殊勝的功德。卡隆巴格西說:「一切有為善法乃無記,迴向眾生方得廣大利。」如果我們為家親眷屬行諸種善事,或是為往生者做超渡,若是不作迴向,他們就無法得到利益,一旦你作迴向,他們絕對可以因佛法而獲得利益。
在古印度有一座廣嚴城,當時城裡的人們,迎請佛陀和常隨眾,明天接受城裡的百姓供養午齋,當佛陀慈悲應允,城中代表也離開之後,此時,有五百個餓鬼來見佛陀,祈請佛陀明天率常隨眾接受廣嚴城的人供養後,將功德迴向給他們。
佛陀故意問道:「你們是誰啊?為什麼要把別人的功德迴向給你們呢?」
餓鬼說:「我們也是廣嚴城的人,是廣嚴城人們已經往生的父母、家親眷屬,因為我們生前太吝嗇,所以墮入鬼道。有幸我們的子孫現在要供養佛陀,有功德了!希望能把他們的功德都迴向給我們。」
佛陀說:「如果是這樣,那麼明天你們一起來作迴向吧!」
餓鬼們說:「我們長得實在太醜,覺得很羞愧,不敢現身啊!」
佛陀說:「你們以前在造作惡業時,為什麼都不覺得慚愧!現在果報現前,投生為餓鬼,才感到羞愧呢?如果你們明天不來,我不會把功德迴向給你們。」
第二天中午當佛陀應供圓滿,就問廣嚴城的人們說:「今天的功德,我可以迴向給一群你們看不到的眾生嗎?」城裡的人都覺得很奇怪,於是就請問佛陀:「是什麼樣的眾生?」佛陀立即用神通力加持,所有的餓鬼馬上現形,城裡的人嚇得一哄而散,面露驚恐之色。於是佛陀派弟子去請他們過來,並且對大眾開示:「你們不需要感到害怕!這些都是你們的父母和家親眷屬,如果可以將功德迴向給他們,他們就能獲得解脫,你們願意嗎?」大家一聽,既然是自己過去生的親人當然都同意。
佛陀迴向時就用餓鬼的名義迴向:「願所有的善根,布施給你們餓鬼眾,希望你們得此功德,從餓鬼道中解脫,能夠往生善趣。」這些餓鬼在得到迴向的功德之後,立即捨報並瞬間投生到三十三天。
為何布施很重要?不修布施的感應
清代康熙年間,邯鄲有一位侯老太太,秉性仁慈,樂善好施,可說是一位令人欽佩尊敬的好人。但卻生得一位兒子名叫侯二,與自己性情恰巧相反,除了忤逆不孝之外,待人極為刻薄,非常吝嗇,對於任何公益慈善事,都是嗤之以鼻,一毛不拔。
因此他對於母親的布施善行,非但不支持,並且十分反對,常常予以阻撓。雖然侯老太太苦口婆心地曉諭兒子說:「能將財物布施給窮苦之人,是一件很有福報的好事!」
可是慳吝成習的侯二,不聽老母的忠言,反而惡聲斥責母親:「混帳老太婆,我們自己的錢都不夠用了,有什麼力量布施,像你這樣今天捐款救濟窮人,明天捐藥救助病人,浪費金錢,我是不能忍受的。」
侯老太太受到兒子的責罵,欲哭無淚,只得暗自飲泣,從此之後,侯老太太捐款做功德,再也不敢讓兒子知道,常常背著兒子,把自個兒省吃儉用的金錢,暗自做了很多濟世救人的好事,還叮囑受施的人,絕不能把她的功德宣揚出去,也不許把捐款的收據或感謝函寄到家中,深恐兒子知道後,又會受到責罵。
有一天,一個衣衫襤褸、面黃肌瘦的乞丐,行乞到侯家,正好侯二不在家,侯老太太就到米倉拿了二升白米,布施給乞丐,正當乞丐接受白米,向侯老太太答謝正準備離去時,忽然侯二從外面回來,看到這樣的情形,不禁怒火中燒,當場大發雷霆,立即把母親打了一拳,還驅逐母親出門,侯老太太受到兒子的毆辱,痛哭失聲,引起鄰人的圍觀。
侯二的妻子在房內聽到先生與婆婆的爭吵,急急忙忙跑出門來,苦勸侯二不應該毆辱母親,也不應該趕母親出門。但是侯二還是不聽妻子勸告,仍堅持著不許母親進門。鄰人都為侯老太太抱不平之鳴,但侯二還是不改其忤逆惡行。
善惡到頭終有報,有的報得迅速,有的報得緩慢。侯二的忤逆不孝,很快就得到現世報應。不久之後,他遍體生了很多毒瘡,一顆一顆的,膿血淋漓,痛癢交加,痛的時候痛徹心肺,癢的時候癢入骨髓,終日呻吟呼號,有如置身活地獄一樣。雖經名醫診治,投以清火解毒的藥劑,可是侯二仍不見病勢減輕,反而日益加重,病了一個多月,竟身潰爛而死。
侯二去世以後,不到一個星期,他的兒子做了一個夢,夢見侯二對他說:「我生前因為對你祖母忤逆不孝,昨天經閻羅王審判,說我罪大惡極,要罰我投胎為豬。我犯了忤逆不孝的罪行,現已後悔莫及,希望你能好好孝順母親,尤其更要好好孝順你的年老祖母,不要重蹈覆轍。明天早晨,在京師宣武門張姓屠夫家中,有一隻大母豬,就要生產小豬,其中最瘦小的一隻,那就是我。你快到張家去用錢贖回,救救你的父親。」說完,侯二在夢中痛哭流涕。侯二兒子一覺醒來,想到父親對祖母的不孝事蹟,認為這夢絕對非虛幻,一定是父親託夢求救,就決心要到張姓屠夫家去探問究竟。
第二天,侯二的兒子趕到京師宣武門去找張姓屠夫,見著屠夫,表明要買小豬,張屠夫告訴他正巧今天早晨母豬生了六隻小豬,領他到豬欄中觀看,說也奇怪,其中最瘦的一隻小豬,看到侯二兒子,就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看,好像是在迎接等待他的樣子,侯二的兒子就對屠夫說:「這隻小豬前生是我父親!」
屠夫一聽起先以為是他精神錯亂,胡言亂語,但一樣,也覺得奇怪納悶,就問侯二兒子,為何會說這隻小豬前世是他的父親呢?他就娓娓道來父親生前忤逆不孝的情形和死後託夢的經過,並以十元金幣的代價,把那隻小豬贖回。
如何以布施為往生者做功德呢?
死亡並不是終點,而是靈識會再次輪迴於六道中。只有讓先人離苦得樂了,我們現世者才能夠平安順利。我們歷代先亡祖先,在世時鮮少是有在修行、布施行善的,由於生前沒有聽聞過佛法,又造下了不少惡業,幾乎都轉生三惡道受苦;即使轉生善道,也會因往昔少造善業福報,而處於較貧窮、弱勢的一群。
慈悲的 龍德上師在《金剛心總持論》一書中講到:「有德為神,德少為鬼。」如果活著時沒有修行及累積福報,就會投胎到鬼道;而業障重者甚至會墮入地獄受苦刑。會投胎到鬼道是由於生前在身體、語言及心意上,不停地造作吝嗇、貪婪之惡劣行為所導致。投生為鬼者,大多都不是心善之人。
若往者往生後會墮入餓鬼道,主因是慳貪吝嗇之心,在世為人時,特別貪戀錢財,不但自己捨不得用,更捨不得布施他人,甚至阻礙別人布施供養,導致已經飢貧困苦的人,更加飽受飢渴之苦,因為令眾生經歷這類痛苦,因此死後投生餓鬼道,必須加倍地遭受同樣的痛苦。
餓鬼道眾生的脖子細得像根稻草,頭和肚子異常地大,手腳四肢非常細,關節很短。餓鬼道眾生分為二種:第一種是隱住餓鬼,第二種是空中行餓鬼。
他們經常生起惡念,心念都集中在精勤於算計損害他人,他們死後多數都立即墮入地獄等惡趣的深淵。尤其是無論他們生前是病死、為兵器所殺,或懸樑自盡等何種方式而橫死,每隔七天,他們都要感受一次以那種方式死亡的痛苦。他們愚昧無知地以為把痛苦分給別人,自己就會好過一點,無時無刻想把這種痛苦轉移給別人,所以到處害人,想要脫離痛苦的境界。縱使滿懷欣喜地來到昔日珍愛之人面前,卻會令他們生病或發瘋,讓所愛之人出現無預期的痛苦,不得已只好離開親人的身邊。
世間的人受到殘疾、貧困苦者,之所以受苦那是過去所造惡業招感所致;由於過去造了惡業,致使今生受苦。而佛法之供養悲田,是先將財物、資具布施給受苦的眾生,令其暫離生活的窘境,然後為其說法,教其修福修慧,從根本上拔除苦因,而非只是單純地救濟其生活。根本上而論,是希望能以此開始學佛修行,致力於改變自身命運,進而上求解脫道。
觀音山長期舉辦各類慈善活動,例如:長期免費素食便當結緣大眾、捐贈物資於低收入邊緣戶、捐贈輪椅、捐贈良善讀物書籍、救護動物、保育放流等,都是屬於「悲田」的修行。
如何助印經書修布施?
《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》宣揚 觀自在菩薩的無盡救度行願與殊勝,啟發眾生學習其大悲智慧。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,諸大菩薩、天人、龍王、緊那囉王等無數眾生皆來集會。
當大阿鼻地獄現出光明,莊嚴景象顯現,除蓋障菩薩向佛陀請問其因由。佛陀告訴眾人,此為 觀自在菩薩入地獄救苦的結果。菩薩以大悲願力,令地獄變成清涼之地,解除眾生的極大痛苦。隨後,菩薩又轉往餓鬼道,救度飢渴苦惱的餓鬼眾生,彰顯其無邊的大慈大悲與無畏精神。
慶讚2025年3月18日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聖誕,觀音山 3月18日~3月22日舉辦 「大悲心起 四海承平─觀世音菩薩聖誕五日祈願法會」,並發起助印《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》2000冊。歡迎十方善信法友隨喜護持助印、參加法會,廣修福慧二資糧。
觀音山將與大眾免費結緣《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》,預計3月8日開放索取。觀音山 法藏文化將印製目前僧團、居士大德、在家及出家行者最為需要修持、閱讀的典籍和善書,廣為流通,令您功德快速建立。
✦ 共同助印《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》2000冊▸https://bit.ly/3XbMcXC
了解更多資訊請前往:
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
觀音山 法藏吉祥洲-好文分享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aBeiFazang
觀音山法藏 YouTube